羅馬人的紀律和勇氣在這場攻城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換做其他沒有受過足夠訓練或者心理不夠強大計程車兵來說,這樣的攻擊早就讓他們嚇得四散奔逃,但是羅馬士兵看到身旁被巨型弩箭射翻或者串成糖葫蘆的戰友,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繼續表情堅毅地向前邁著步子,只是方陣從之前的密集陣型變成了鬆散陣型,這樣敵人的弩箭產生的殺傷力就大打折扣。
當羅馬軍團距離城牆三百步的時候,弩箭停止了攻擊,這種弩箭因為射角的緣故,無法攻擊近距離的目標,所以隨著羅馬人距離的靠近,這些大殺器就失去了作用。正當城下的羅馬士兵鬆了口氣,突然感到眼前和頭頂一黑,瞬間便撞在鋪天蓋地的箭雨上,這是城頭克里特弓箭手的傑作,他們如狂風暴雨般的箭雨讓羅馬軍團見識到什麼叫聞名愛琴海的“波塞冬之怒”。儘管城下的羅馬士兵下意識地舉起盾牌進行防禦,但是面對密集的箭雨,這些盾牌根本無法擋下迎頭而來的弓箭,不少士兵被弓箭射死或者射傷,有人被射中脖子,頭部等要害,直接就一命嗚呼,更有甚者被射成了刺蝟。但是絕大部分士兵則是被射中裸露在外面的腳或者手而受傷,不過這些受傷的羅馬士兵都是輕傷不下火線,依舊咬著牙繼續前進。
幾個呼吸後羅馬軍團又迎來克里特弓箭手的第二波箭雨,瞬間又有不少羅馬士兵倒了下去,但這次明顯比第一次攻擊傷亡要少,隨後又迎來第三波,第四波,但是羅馬士兵的傷亡一次比一次少。羅馬軍團本就在不斷戰鬥中成長起來,這種攻擊不但沒有讓羅馬人畏懼,反而加速了羅馬人的成長和戰術的提升,讓他們下次再次面對這樣密度的弓箭時能夠安然面對,至少能夠降低自身的傷亡。羅馬軍團漸漸意識到密集陣型對於防禦這種規模和殺傷的箭陣非常有效,所以當行進到距離城牆兩百步的時候,各百人隊都不約而同的在百夫長的命令下組成了龜甲陣。
雖然龜甲陣移動緩慢,但是防禦力極好,就算是克里特弓箭手居高臨下的集火也無法對羅馬軍團造成殺傷。羅馬人開始以零傷亡的代價逼近塔蘭託高大的城牆。由於塔蘭託城城池高大,雲梯根本發揮不了作用,只會在攻城中徒增傷亡,所以羅馬使用清一色的巍峨的攻城塔緩緩靠近城牆,這種猶如遠古巨獸一樣的“移動兵營”和城牆齊高,城牆上的守軍遠遠看到這些攻城塔靠近,就像看到許多慢慢逼近的擇人而噬的怪獸,心頭莫名升起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和恐懼感。當攻城塔抵近城牆時,那龐大的身軀瞬間便遮住了守軍前方的亮光,將身前的一眾士兵全部籠罩在陰影中。
羅馬人在付出了上千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到達了塔蘭託的城牆下。由於羅馬人沒有使用雲梯,所以城頭的守軍無法用石塊和巨木對城下的羅馬人造成殺傷,而弓箭隊於組成龜甲陣和躲在攻城塔下的羅馬士兵殺傷力幾乎為零,所以塔蘭託守將暫時從城牆上撤走了遠端攻擊計程車兵,將城牆後一眾近戰士兵派了上來,準備和即將登場的羅馬士兵決一死戰。
隨著攻城塔一聲巨響,前方巨大的木蓋子轟然砸落,死死地扣在城牆上,隨後從塔中跳出數十個悍不畏死的羅馬勇士。不少勇士從守軍上方跳入人群,一個泰山壓頂,依靠自身重力一下子便壓垮了下方不少敵人,隨後沒等對方反應過來,就地一記橫掃將敵人裸露的小腿和腳踝砍傷,身邊的敵人頓時倒下一片,隨後用盾牌護著身體一個鯉魚打挺翻身,持著短劍殺向前方的敵人。另外的羅馬士兵則會手舉短劍一個力劈華山,將身下的敵人一刀兩斷或者劈翻敵人的盾牌,在敵人震驚之餘再用手中的大盾牌頂翻眼前的敵人,然後進行補刀。每個攻城塔開啟,從上方跳下來的羅馬勇士總會在下方守軍中瞬間製造出一片無人區,然後從左右攻擊前進,用盾牌和短劍,依靠輪換陣型,擠壓敵軍的生存空間,隨著身後不斷有羅馬士兵從攻城塔上來,城牆上的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