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4日,週一。
遠盛實業二樓會議室內,爆發出長達三分鐘的歡呼和激烈的掌聲。
掌聲不是給某個人的榮譽,而是大家發自內心由衷的慶祝。
就在剛剛,陳老闆親自在總部的電腦上進行了試驗,透過u盤複製一份檔案到另外一臺電腦上,然後在會議室鄭重宣佈,u盤專案圓滿成功。
23+4人團隊,經過57天沒日沒夜的集體攻關,專案不負眾望的成功了。
其實早在11天前,兩塊板磚大小的u盤模型就已經開發成功。
但鑑於陳老闆的“高標準”要求,團隊成員飛赴灣灣,在那邊積體電路模組工程師的配合下,製造出了第一款長8厘米,寬4厘米,厚一厘米,儲存記憶體44,真正意義上的u盤。
團隊本來是23人,多出來的4個人是布朗他們幾個。
因為這款u盤要開發基於dows系統的驅動程式,而原來的團隊成員在這方面又是弱項,為了保進度,只好對外求助。
如果沒有布朗這些拉來就能用的人才,僅僅驅動程式這塊難題,大家說不定幾個月都攻克不下來。
咔咔咔……
隨著閃光燈的閃爍,拿著相機的美女不斷的用相機拍照,記錄這喜慶的一幕。
直到今天,團隊裡的很多研究生、博士生,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投資專案的陳老闆。
他們接到導師的電話後,來青州就投入了高強度的研發過程,過上了不知白天黑夜的日子,一直以為經常來看他們的史春雷廠長是幕後老大。
等掌聲漸漸結束,幾個美女從外面魚貫而入,手裡抱著厚厚的真皮筆記本。
美女們開始給專案組成員發本子,有人拿到手開啟之後,翻開的第一頁上印刷著【u盤專案攻關留念--曙光電子】,本子裡面還夾著一個紅包。
陳元生站在會議長桌前,笑著道:“也沒有給大家準備像樣的禮物,這個筆記本算是咱們專案攻關的紀念品。”
“紅包裡面是2000塊錢,這些日子大家辛苦了,這兩千塊錢不屬於勞務費、也不屬於專案資金,就是單純的請大家在青州玩幾天……”
陳老闆的話還沒說完,下面又是一陣掌聲。
只要是額外拿的錢,大家還是很樂意的。
“另外,今天晚上公司還有慶功宴,歡迎大家參加。當然,不參加也沒關係……”
“最後,曙光電子向參加這次專案攻關的所有成員丟擲橄欖枝。”
“曙光電子在數模電路下一步的計劃,一個是圍繞u盤專案,做各種研發;第二,是電腦主機板的開發。”
“歡迎各位教授來立項,同時也歡迎諸位研究生、博士生拿到學位之後,來曙光電子投簡歷。”
陳元生的投資方向,是根據未來市場的需求來的,他還沒有衝動到投資晶片、記憶體、顯示卡、手機等大資本領域,先從小做起,農村包圍城市。
“陳總,如果我們組建一個研發團隊的話,能像這個u盤專案一樣,在你這裡拉到投資嗎?”
有個二十七八的捲髮小夥站起來說道,他馬上就能拿到博士學位,其實他是準備拿到學位之後,到外企工作,待遇優厚。
但現在他發現,這個年輕的陳老闆,很有魄力和眼光的。
比如這個u盤專案,連教授們以前都沒想過,這個陳老闆居然就認準了方向,大筆資金砸下去,而且還成功了。
就憑這份遠見,那這不是尋常的土老闆,讓他有了一種創業的衝動。
u盤專案就是個例子,陳老闆看著三四百萬的投資很大,但只要這門技術普及開來,那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而作為研發者的他們,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