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把後面的大綱和細綱再理一理,明天開更第四卷,《封疆大吏》。
謝謝,謝謝。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RT
第一章 新任巡撫
清雅街的巡撫衙門,院子外一排高大的槐樹上,蟬兒早早就熱得開始聒噪。。
六月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射簽押房中那張寬大的案子上,案旁圍坐著的幾個人,卻依然全套公服,正襟危坐,盯著案子上閃亮的幾個洋錢。
之所以拿出這樣鄭重的態度,是因為今天所談論的事,是鑄幣。
“爵帥請看,這第一個,叫做‘本洋’,是西班牙國所鑄,錢上的這個人,屬下也不知是西班牙國的什麼人,反正民間把這個銀元,叫做‘佛頭’。”藩司衙門的參政錢蘊秋,指著第一個洋錢說道,“稱重的話,等於庫平七錢二分,含銀正正是九成,也就是六錢五分的樣子,不過市面兒上,即使拿一兩銀子,現在也換不到一塊了。”
新任江蘇巡撫,被稱為“爵帥”的關卓凡,坐在案子後面,極認真地點了點頭,心裡卻在琢磨著:我當初要是學理學工,現在發明個空調什麼的,多好呢?
真是熱!不過他把人家幾個召集到這裡來,自己不能先露出輕佻的態度。錢蘊秋所說的,他大體知道,可是為了表示尊重,仍舊要問一句:“怎麼就換不到呢?”
“因為量不多,而且民間都愛用,大家都收藏著,捨不得花出去。”錢蘊秋解釋道,“所以有升水,聽說現在歐洲,也都已經蒐羅不到這種錢了。”
升水,也就是價格高出了洋錢本身含銀的價值。關卓凡在心裡算了算,這種含銀六錢五分的西班牙本洋,現在一兩銀子都換不到,也就是說,升水超過了六成!
這就看出中國原來貨幣體制的一個弊端了——清代幣制是銀、錢的複本位制度,但銀兩銅錢都缺乏一致姓。銀兩則成色不一,重量標準因地而異,交易之時,不惟要驗成色,稱重量,而且還得備有夾剪,用於切割銀塊。而銅錢雖有定製,實際的重量和質量卻是參差不齊,根本做不到整齊劃一。在這樣的情形底下,各種外國錢紛紛湧入,在不同的地區形成流通優勢,讓整個國家的貨幣制度混亂不堪,朝廷亦是束手無策。
“這第二枚,就是咱們現在用得最多的‘鷹洋’了,也叫洋鈿,完全仿照本洋,由墨西哥國開鑄,只是把錢上的圖案,換成了鷹徽。在市面上,鷹洋也有一成到一成半的升水。”
錢蘊秋說完,指著案上另外幾塊洋錢,接著說道:“這幾個情形也差不多,有美國鑄的,有英商在香港鑄的,都是想進來撿便宜,不過式樣不如本洋和鷹洋精美,重量又跟本洋和鷹洋不一樣,老百姓就不大愛用,聽說現在都已經停鑄了。”
新任的江蘇最高軍事長官——江南提督丁世傑,被關卓凡叫來參加這個會議,本來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此刻卻已經聽入了神,等錢蘊秋說完了,忍不住便要插話。
“難怪老百姓愛用洋錢,好處是明擺著的——成色一致,分量一樣,一塊是一塊,多幹脆呢?保管和計數也都方便得很,換了是我,我也用洋錢!”
“丁軍門說的不錯!”錢蘊秋讚許地向丁世傑點點頭,“所以爵帥首倡開鑄銀元,真是英明!”
關卓凡微微一笑,對錢蘊秋的吹捧表示領情。這一面,藩司趙景賢卻接過了話頭,興致勃勃地說:“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