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領頭人則是林輝,在產品設計上略顯吃虧的他在專案的運營中則展現出了極為出色的靈活性與創新意識。
而玄武專案也是公司上下唯一賺錢的。這不光是機械手臂天生的用途寬廣獨具的先天優勢,更是林輝針對各種場景下應用的積極推進。
再這之前,孔震看中的就是玄武專案的巨大潛力,與祁宏結為同盟後,就一直試圖推動玄武專案從麒麟之倚拆分出去。這也從側面說明玄武專案在外界受矚目程度。
但在麒麟之翼內部,最受矚目的是朱雀和青龍專案。
青龍專案因為是國防部的定製專案,所以保密程度一度非常高,連內部人知道的也沒多少,但葉庭飛帶領國防部的上尉、少尉們離開後,這個專案就陷入了停頓。
祁納沒有等Lisa的訊息,再三思考之後直接將青龍專案和朱雀專案進行了合併,沿用了朱雀之名。
而在專案部之外還有十幾間實驗室,有的是和寧南本地的一些大學合作的,有的是祁納高薪聘請的專家主導的。
另外還有大量工作組,集合了麒麟之翼的全部力量與半個中國的半導體和電子裝置廠家合作,為一個個技術難題做攻堅。這種合作既有行政命令的原因,也有利益互動,在這些工作組中攻堅得到了專利,麒麟之翼和協助廠家都將分享利益,同時麒麟之翼也自然會從對方集中採購。
可以說雖然比不上航天器的研發帶來的規模效應,但麒麟之翼體現出的帶動作用也毫不遜色,
連城市的管理者們也從各項資料流動,明顯感覺寧南在朝著產業革新的道路高速前進。
為了滿足麒麟之翼對於鋼材的特殊需求,寧南附近的一家鋼鐵廠在麒麟之翼的技術人員幫助下,透過一系列複雜的技術手段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複合鋼材。
鍊鋼廠的技術人員面對麒麟之翼的技術人員,最喜歡說的就是,這不可能,我們做不到。
但麒麟之翼的技術人員咄咄逼人,不斷的向他們施加壓力,並且迫使他們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老老實實前進。
當經營人員抱怨費用時,財大氣粗的麒麟之翼源源不斷的支付出去研發經費補貼,讓鋼廠上下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待材料產出時,連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認為這就是奇蹟。
按照合約這種材料在前期只會供應給麒麟之翼,但毫無疑問,未來應用前途廣大。
因為這種材料耐腐蝕性強、適合在1000度至…1000度之間環境使用,領先國際水平。
鍊鋼廠的技術人員們甚至覺得,這種鋼材可以使用在航天器上。
當然事實上後來也逐步開始應用到航天器以及月球、火星等外星探測器製作上。
而橫膈在麒麟之異雀機器人專案面前最大的難題其實還是電池,當初電池實驗出了意外才導致的爆炸,差點毀滅了麒麟之翼。
但祁納心知肚明,這是一個不可避開的技術難關,作為擁有智慧大腦的非凡人,他無法,也不能迴避這個問題。
於是他重回研發前線時,機械部分的研發交給了閔銳和郜青林,而軟體系統開發交給的是田岫,自己再一次帶領著技術人員開始了又一次、一次的失敗、失敗中。
電池的開發或者說需求其實很簡單,在安全的前提下讓電池更輕便、更有效率、更長的壽命、更強大的動力。
但這注定是無法調和的矛盾。
很早之前美國人就已經開發出400Wh/kg的鋰離子電池,甚至有報道,一些研究室已經開發出5kWh/kg的鋰離子電池,這些令人心生神往的數字雖然美好,但統統都還是在研究室中。而且不能夠公開亮相的原因十有八九恐怕還是成本和安全性問題。
而祁納集合了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