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說的太監們一個個灰頭土臉回來,很顯然,相對於舌燦蓮花的勸說,大臣們對撞門自虐更有興趣。
朱厚熜急了,他從未經歷過如此陣仗,只聽說來京城當皇帝,權力和地位與當初圈禁王府絕不可同日而語,可誰知道剛登基便遇到這種事,不答應吧,大臣們若真撞死幾個,他朱厚熜的昏君名聲算是傳遍天下,答應吧,自己和親生父母的尊嚴何在?再說這次向大臣妥協了,讓大臣們探知了他的底線,以後遇到任何事還不得變本加厲,他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朱厚熜在乾清宮猶豫躑躅進退兩難之時,承天門前卻發生了驚變。
哭聲震天的承天門廣場上,楊廷和頗為無奈地和百官們跪在一起請願,從內心來說,楊廷和實在不願意用這樣的方式要挾皇帝來達到目的,不論目的是何等的崇高正義,一旦用上要挾的手段,整件事情便顯得有些等而下之了,然而無奈的是,今日這事是他自己的寶貝兒子楊慎煽動起來的,楊慎幹這件事之前根本沒跟他商議過,是以今日朝堂上連他也被弄得措手不及,還沒來得及出言阻止,一大幫熱血上頭的大臣們便跟著楊慎出了宮門。
群情激憤之下,楊廷和作為內閣首輔大學士,只好欣然景從了,當大部分人在做一件自認為正義的事情時,剩下的小部分人就算內心並不贊同,也不得不被強大的民意所綁架,對大臣們來說,名聲更重於生命。
楊廷和冷眼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大臣頭撞宮門,撞得鮮血淋漓甚至昏厥,他一直垂頭不語,腦海中卻不由自主浮現秦堪那張儒雅溫文的臉龐。
朝堂接連幾日發生這麼多大事,秦公爺竟不聞不問,彷彿隱居了似的,就連新皇將其明升暗降,明顯下一步要著手對付他了,他仍然沒有任何應對,他……到底在想什麼?以他的性子來說,不該是這麼忍氣吞聲的人啊。
百般疑惑之時,跪在一旁的吏部尚書楊一清湊了過來。
「介夫,這麼鬧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就算今日你迫陛下妥協,但以後君臣之間愈發疏離冷淡甚至互相仇視,於國不利呀……」
楊廷和臉色陰沉,冷冷道:「老夫何嘗不知此舉太過孟浪,可恨我那孽子未與老夫商議便煽動群臣,鬧到現在這般局面,若陛下不肯妥協,今日如何收場?」
楊一清嘆道:「收不了場啦,陛下不答應禮議倒是其次,若咱們惹得龍顏大怒,今日這承天門前怕是要血流成河……」
楊廷和悚然一驚:「陛下不會這般殘暴吧?」
「這位新君不過十二歲,據說在安陸州興王府時是有名的賢世子,精讀詩書,通曉史事,才十二歲已開始學著作策論經義,讀書倒是厲害,可讀書厲害與殘不殘暴有關係嗎?史上喜讀書又喜殺人的暴君還少嗎?」
楊廷和神情漸漸放緩,笑著搖頭:「應寧兄,你太多慮了,今日宮門前聚集京師四品以上文官四百多人,老夫不信陛下敢同時對這四百多人下毒手,把咱們都打殺了,偌大的江山誰來治?他不怕天下士子與天家皇室離心離德嗎?虐殺士大夫的名聲傳揚出去,他這皇帝以後怎麼當?」
楊一清苦笑道:「但願老夫多慮了……」
話音剛落,廣場東西北三個方向忽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漸漸由遠及近。
楊一清和楊廷和同時一愣,直起身扭頭朝外望去,卻見一百餘名頭戴羽林氈帽,身穿暗紅色服飾的軍士手執水火棍,從三個方向分三橫列漸漸朝宮門前聚攏,須臾間便將四百多名哭嚎的大臣包圍在中間。
所有正哭得投入忘情的大臣們聽到腳步聲都愣了,扭頭望去,卻發現自己已被人包圍,而且擺明瞭一副關門打狗的架勢,所有大臣不由勃然大怒。
值守宮門的小宦官和大漢將軍也呆住了,面面相覷之後,發現這幫人一個個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