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思想束縛,難以徵集足夠兵員的兩州之地風貌,劉曄的手斷如何,便可從此清楚知曉!
“明公之實力如此強盛,布以為足可與袁紹爭鋒,以南北夾擊之勢,其必不能阻擋,為何卻要隱藏實力而不作為?”
呂布已完全將那一絲認為劉曄年輕,還不夠成熟的輕視感覺拋去,腦海中已將他放到了一個手段通天的強勢上位位置,話中語氣也更添一絲恭敬。
確如劉曄所想,呂布也意識到了如果劉曄想對付他,或是置之不理都是易如反掌,並非少他不行。但劉曄依舊如此放下身段來招攬於他,不惜多有輾轉引導之言,已算得是仁至義盡。
在這個“看誰地拳頭硬,就是誰有道理”地亂世年月,劉曄已不能再與呂布這等長於一處,只限於局面,以及大勢影響下改變了歷史走向而聞名天下之英傑所能比於一處……
“相爭無名,且未必會不損失太多,吾何必多此一舉?選擇合適時機,一擊即中,這才是應當作之事!袁本初與曄不是同路之人,前時更多暗下有耍弄些手斷於我不利,與其爭戰是遲早之事罷了!”
劉曄淡然說出這等話語,這時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表露出自己對於袁紹地明確敵意,將其列為“死敵”自然更引得再是一陣驚訝莫名,而他卻接著再對呂布說道:
“奉先曾經為將,亦曾為一軍主帥,更掌過一州大權,箇中滋味如何,不必曄來多講。但憑心而論,一個人之成就如何,最終取決地除了時機以外,更重要的卻是本身地性格以及才能。奉先是天下少有之將帥之才,這是曄所作出結論,如若能同為漢室效力,自然少不得一番光明前途。少了知人善用,汝並非能夠在如此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的爭霸之才!看來你我雙方交流於此份上,卻顯得有些意外,究竟如何選擇,這中間又代表著何著後果,不需曄來講明,便請奉先自己多作思量,慎重選擇!”
劉曄也不想再如此拐彎抹角下去,卻是如此說辭,自然是要呂布好生表態了。“明公如此身份,不僅先迎佈於城外,更有直言指路,吾非不知好歹之人。透過前時征戰,亦明白了吾確非有面臨爭霸局勢,能笑至最後機會。今便願投身於明公屬下,盡為漢室效全身之力,以報前時助紂為虐之過!”
“末呂布拜見主公!”
當機立斷投靠於劉曄,這是呂布在清楚的現了劉曄的實力城府就已非他所能猜度後,認為其比諸於早前被認為天下諸侯實力居的袁紹更強後,腦中那一絲幻想破滅,立時便作出的決定。
十月,先有飛將入徐,而在此時秘密投於劉曄屬下,出於特殊考慮,劉曄並不想公之於眾,那還有獻帝之事,如會如何呢?
卷八:劉曹聯盟 第十三章 張遼之屬
呂布雖然認了主上,可並不代表著萬事大吉,他的心意如何也需得時間來證明。
何況呂布又帶著的戰鬥力不錯的直屬部曲,要是他翻臉起來,那也更是難以招架。實際上呂布態度變化過程極快,這也因為劉曄的真正實力實在是出人意料,其未必沒有擔心若不識相則後患無窮的考慮。
“奉先非為普通將才,吾恨不得立時重用,然而天下多變,此時不宜多作顯露實力於外。公臺是吾之心腹,你二人從此再是同屬,便應當互相勉勵配合,不必因前時尷尬之事而心有芥蒂。”
這是劉曄扶起呂布後所說話語,巧妙地轉換過思路,既不立時委任其官職讓無論呂布,還是徐州的心腹將領們必定都不會滿意結果出現,又將他的想用時間來看看呂布究竟是否真心誠意歸降的真實考慮隱藏起來。
呂布的實際官職被袁紹加了司隸校尉,雖然來路不正,並且有名無實,但此職務實權極大,先時上朝時位置便在三公之前。而更有董卓所封,天子賜詔的溫侯爵位。在這種情況下,劉曄無論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