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都不會讓呂布滿意,而且不利於安撫徐州心腹,如此吃力之事,自然不需去作。
當然,劉曄所說的不顯露太多實力之語也確實是他一貫以來執行的策略。
幽、徐二地經過秘密徵兵,雖然看似實力增強許多,但一則不能以單純的數字來看待實力,參照黃巾常常動輒百餘萬。卻依舊被少數官軍打得接連敗陣便可知清楚。而這十九萬兵員中。兩年內新徵之兵又佔了大半,有十二萬之多,他們更是沒有實際的戰鬥經驗,徐州之地則更僅是訓練一年,大換裝備也需得人數極少兵器司籌備打造些時日,預計得到次年底左右方能打造足夠九萬士卒們使用的武器裝備。
二則是前時所提到地攻城問題。只攻略於一地城池時,軍隊地攻城器械不足,沒有系統的攻城經驗,這都可以透過謀略來補充,但一旦牽扯到大規模進攻別人地盤,攻堅力度不足結果只有一個不斷地被消耗實力!
再完備嚴格的訓練也不能使新兵成為合格的戰士,只有透過實際的戰事,用親眼所見。親身體驗來完成這次蛻變。攻城器械的問題,更非是短時間內能夠得到解決。
不盲目地迷信自己實力,而選擇隱藏鋒芒,正是有了對自身情況的透徹瞭解,劉曄才如此選擇。
“主公有何安排請儘管吩咐,布自無有不從。而公臺之智,布先前已極是清楚,能再得其幫助,是榮幸之至也!”
呂布的這句話倒也並非只是虛誇之語。對於陳宮雖然心中未必沒有一絲怪責之念,但他屬下並無極強專於計略之謀士,何況既然劉曄選擇了保密,那麼外界所認為依舊是呂布心腹軍師的陳宮。自然也會隨他作那“客軍”姿態。
“沛國一地雖屬於豫州管轄,然則其一直是徐州實際治理之地,前番與曹孟德征戰之事,使得被攻下的此處民生凋零。然而經曄之努力,亦紛紛有百姓迴歸其地,參與屯田編制。現今一郡之地約有百姓三十餘萬,奉先可暫居於此練軍備武、先恢復士氣,自有其國相會供應充足糧餉。”
沛國又屬於緊臨兗州之地,劉曄如此安排。自然也會讓人多作一些聯想。僅是從這等小處,劉曄也將他的隱藏實力戰略施行得恰如其份。讓聽過張邈遭遇後的呂布也是心中雪亮,對劉曄更多了一絲敬服。
“末將亦非為治郡之才,正好可以依著主公吩咐行事。”
不必管事,而可以“白吃白喝”,只作他本來也想作的操練軍士之事,呂布自然真正地無有不從。
“今日之事只限於場中皆為吾之心腹可知,從出門後不能有任何再與他人告之之事!此點需得牢記,便是親屬亦是不行。”
劉曄對於保密性的要求一直是極嚴的,就算心腹們本身沒問題,並不代著他們的親屬同樣也沒有問題。而對於呂布的一干屬下的忠誠,除了張遼與高順二人外,劉曄都是不見得有多少信心的。
“屬下明白!”
眾人紛紛齊齊作禮應答道。既然能夠聽聞如此機密之事,已然算得劉曄對他們的一種信任,何況僅是管住自己所說話語而已,這要求也並不算過份。
今奉先是為自家之人,曄亦有些為難之處想請幫助,不知汝之意思如何?”
劉曄眼睛餘光掃到了呂布先前已然介紹過的張遼與高順身上,對於二人地本事,他可算是知之甚詳,為此也不怕別人誤會便如此問道。
“主公有長遠謀略,又有諸多猛將文臣,尚有極是為難之事?布為屬下,自然願於主公分憂!”
呂布當然不會想到劉曄的想法,只是奇怪地問道。
乃籌備建立水軍,無奈軍中缺少練兵之將,而6戰之師也需得加強訓練,以備不時之需,今奉先來投,吾自然喜不自勝。早聞汝之屬下張文遠,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