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也不再像二戰時期那樣對前線的指揮事務指手畫腳。這一點恐怕也是德國武裝能以機動游擊戰堅持至今的關鍵因素。非正式的臨時會議本該就此結束,元首會在他的臥室持續睡上四五個小時,進餐、散步、工作,迴圈往復直至一天結束,克萊斯特和迪特里希的到來使得會議順延。以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國防部長之名,克萊斯特目前主要負責本土與北歐之間的軍事協調和軍隊調動。而昔日的黨衛軍名將迪特里希不僅是元首的忠實追隨者,也是阿道夫。希特勒最信賴的得力干將之一。雖然直至民「」主德國成立才離開監獄重獲自「」由身,但一回元首帳前,迪特里希便被委以重任,擔當帝國近衛軍第5兵團指揮官。值得一提的是,第1、第2、第3兵團是帝**隊的絕對主力,自1949年以來參加了在歐陸和丹麥的軍事行動,為德國本土擺脫蘇軍佔領立下了赫赫功勞,第二次蘇德戰爭前期亦是德國武裝的絕對精銳,第4兵團原本是預備部隊,人員和裝備稍遜一籌,但經過戰火歷練也逐漸成長為不可或缺的主力,而迪特里希所指揮的第5兵團從成立開始便囊括了帝**隊絕大多數外籍士兵。在第三帝國時期,組建武裝黨衛軍的初衷雖然是打造一支“純粹的雅利安血統的忠於元首的武裝力量。”但隨著戰爭的深入,兵員的大量消耗加之國防軍對於黨衛隊徵兵的諸多限制使得武裝黨衛軍越來越難以徵召到足夠數量的血統純正的德國人,而另一方面,由於戰爭引起的政治波動,許多歐洲國家紛紛對本國右翼團體及其人員進行倉促與不周密的迫害,這又出現了大量的歐洲國家右翼分子、**分子、**分子、持不同政見者以及納粹政體的仰慕者湧「」入德國投奔黨衛軍的情況,武裝黨衛軍開始放寬兵源要求並積極吸納來自外國的歐洲志願兵。到了戰爭中後期,數十萬外籍志願兵已成為黨衛軍的重要力量,並在一系列艱苦卓絕的作戰行動中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和忍耐力,而柏林戰役中,“查理曼”大帝志願兵師、“北歐”師、“維京”師甚至一個“自「」由印度”師所轄部隊幾乎懷著必死的決心參與這最後的血腥戰鬥,狂熱的精神也使之成為二戰戰場上最彪悍的戰鬥力量!
以林恩所知,在帝國勢力敗退北歐的最初三年,“避難所”基地僅有數百名非德籍人員,直至東西方開展、世界形勢發生轉折後,帝國開始擴充軍隊規模,從西班牙、瑞士、阿根廷等國秘密徵募的人員有一些是前黨衛軍的外籍志願兵,帝**隊中的非德籍人員哎有所增加,但直至1949年蘇軍撤離德國本土時,這些“外援”的總人數也不過兩千餘人。顯而易見的是,作為第三帝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武裝黨衛軍將領,迪特里希的重要使命之一便是召集舊部、擴充兵團。在克萊斯特報告了帝**隊最新的增調行動後,現年58歲的前黨衛軍悍將彙報說,近日又有七千多名外籍志願人員透過稽核加入他的兵團。與之前幾批志願者不同,這些人大多數是不具備作戰經驗的新手,需要至少一個月的訓練才能成為具備最基本戰鬥素質計程車兵,而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將會有多支完成整訓的外籍部隊抵達本土參戰,他們包括一個西班牙反坦克步兵營、一個芬蘭山地連、一個瑞典反坦克步兵連、一個荷蘭步兵連、一個義大利步兵連以及來自法語國家的一連反坦克步兵。此外,第一批輾轉抵達北歐的匈牙利志願者已經完成集結,他們人數雖然還不夠組建一個戰鬥連,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合格計程車兵,而且在匈牙利政「」府的縱容下,更多的匈牙利志願者正努力透過蘇聯控制下的克羅埃西亞前往保加利亞,再經由海路前往西方盟國控制區,這是一條相當艱難而漫長的道路。
一連、一營的部隊在對抗百萬蘇軍的戰爭中毫不起眼,可當迪特里希鏗鏘有力地說出它們由哪個國家或民族的志願者組成時,在場之人仍能感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在信仰與使命的感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