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表情略顯尷尬:“楊祭酒這話……說的太早了。”
“非也,胡兄不必過謙。”楊長帆頗為動情地說道,“有胡兄在,有戚將軍在,三年之內,倭亂必平!”
胡宗憲微微動容,不過依然謙虛道:“此番,楊祭酒才是功不可沒。”
“我不過是渾水摸魚,大局,還是要胡兄來掌。”
“楊祭酒過謙了。”
二人這便客套起來,完全無視了何永強。
這次抄家也實在規模太大,直接從清晨抄到晌午,抄出了整整一院子東西,字畫珠寶玉器不計其數,房中、地窖藏金銀數萬餘兩,掘地三尺,又挖出了近三十萬兩私藏,通通統計下來,總計數目竟高達近五十萬兩,直逼浙江一年的稅收。
光是看這數目,何永強就活不成了,兩家布店,從唐朝賣到現在也賣不出這麼多錢來。為了運送這些贓物,只好從紹興府調來車馬,本地的車子都用上也是不夠。
在這個過程中,特七非常不平衡,因為他過手的錢財,夠全寨子人吃喝玩樂幾百年的了,因此毫無疑問地,狼兵走的時候,每個人都比來的時候重了十幾斤。
紹興府衙,趙文華看到贓物的時候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好小子啊!有你的啊!
他自幼苦讀四書五經,歷盡千難萬險,為官之路困難重重,混到今天,一年到頭撈多撈少都不好說,這貨郎好樣的!輕輕鬆鬆把錢賺!
該死該死!必須得死!
見者有份,雁過拔毛,抄家的潛規則很多,總之據楊長帆所知,胡宗憲最後官方報上抄家所得四十三萬兩,剩下的幾萬兩去哪裡就不知道了。這不是自己的業務範圍,若是欽點御令針對朝廷大員的抄家,揩油的時候還收斂幾分,面對會稽貨郎,不拔白不拔。
楊長帆也馬不停蹄,趁熱打鐵,在紹興牢中指導何永強寫下了認罪書,當日下午便送與趙文華胡宗憲過目。
“哈哈哈哈哈!”趙文華看過後已完全失態,他想到了之前一次次被李天寵排擠忽視,想到了李天寵的未來,放聲大笑,“死不足惜!!”
胡宗憲在旁跟著高興道:“何永強坦白招供,楊祭酒功不可沒。”
“我記得!我記得!”趙文華興奮望向楊長帆,“從始至終都功不可沒。來了浙江有幸結實二位,文華不虛此行!”
“哪裡,都是趙大人運籌帷幄。”
“是了,沒有趙大人,什麼都做不成。”
“哈哈哈!”趙文華繼而喜道,“如此一來,浙江眼看就要到了急需人才的時候!二位儘可放心,我這便書信吏部、內閣。”
“那……”胡宗憲收起認罪書,“事不宜遲,我這便回杭州。”
“速去!彈劾書已押在內閣!此案一定,便是李天寵徹底倒臺之時!”
天色,說變就變。(未完待續。)
125 拜山頭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訊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楊長帆打道回府之時,院中已莫名堆了幾箱子東西,家丁只說是“古月先生”遣人送來的。楊長帆自然不認識什麼古月先生,但認識這些箱子,不必多想,古月拼起來就是一個胡字,運送贓物之餘,胡宗憲已默默安排送來了自己這份,做事相當周全。
未及細看,又有人前來拜訪。黃斌引路,紹興府幾位有頭有臉做生意的朋友紛紛登門拜見,坐定茶熟,黃斌才吐露了來意。
“楊祭酒……我們跟何永強,可都是面子上的來往,不該沾的事可從來沒沾過……”
黃斌還算冷靜,另外幾位員外官人可就不那麼淡定了,無論是五六十歲的老江湖還是三十出頭的青壯,看著楊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