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這年,我大約五、六歲。
年三十發紙前,大家都樂意到正房四奶奶(習慣叫老奶奶)家湊熱鬧,特別是我們小孩子,因為,老奶奶家有老姑,比我大兩歲;小伯伯和我同歲,都能玩到一起。特別是老姑有一小口袋兒嗄拉哈,彈著玩、欻(chua)著玩,平常也是樂此不疲。這天,更是燈火挑得很高,又加上一年一次點蠟燭,錦上添花。
這個年三十晚上我們正玩的起勁,突然從西廂房傳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大家都很驚詫:怎麼沒到發紙的時候就放鞭炮了?而且聽聲音不是在院子裡。再說,大家都是相約一起發紙呀。我們不約而同地跑出來看,發現聲音是從爺爺屋裡傳出來的。不知是誰搶先開啟屋門,一股硝煙湧了出來,鞭炮聲已經停止,屋裡一片漆黑。此時,爺爺也順勢從屋裡躥出來,沒有第二個人。這時,在各屋待著的人都相繼跑出來了,站了一院子人,大夥七手八腳找火柴、油燈、蠟燭。點著亮一看爺爺,整個一副包公臉。都想笑,但誰都沒敢笑出來,因為還不知道爺爺是否被蹦傷。奶奶忙問爺爺傷著沒有,爺爺驚魂未定地說“沒事”。
檢查一下屋內,真很幸運,什麼事都沒有,沒有崩壞的東西,也沒起火,一切安然無恙。幸虧油燈裡的油因為蓋緊沒灑出來。這時,滿院子人才放心了。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我們老宅是個四合院,正房5間,東屋兩間半,住著大爺爺和大奶奶,西屋住老爺爺一家。西廂房3間住著爺爺奶奶我們一家。東廂房是三奶奶一家。前院是老太爺一家。太爺輩哥3個,我太爺老大,二太爺無兒女,早已仙逝,只有老太爺健在。總人口大約30來人。老皮家共3大支,還有東院、西院各一支。我們在中間,也稱“腰院”。
大家都平靜後,問爺爺怎麼把鞭炮點著的?爺爺說:“大家都到上屋闖門去了,他自己閒著沒事,把鞭炮拿到炕上,想提前做個準備,把鞭炮扒開,發紙時就省事了。恰巧撣出一節捻子,也叫信子,就是引線。爺爺沒在意的放到燈火上呲花,結果把鞭炮先後引著。幸虧就是一掛鞭和幾個炮杖”。
奶奶雖然面有不悅,但因為大年三十也沒說什麼。大家七嘴八舌說些安慰話,還有說吉利話的:“這是提前發了,早發早好”。真是打吉利話上來了,這年,爺爺的收成特別好。奶奶一向多病,經常找香頭,這年也非常健碩。奶奶說:“這是把屋內藏匿的瘟神小鬼都蹦跑了”。
後來我曾設想過:如果誰家感覺不順利,可於年三十晚上在屋內燃放一掛小鞭炮,或許真有預想不到的靈驗。
皮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