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起兵馬,先遣夏侯惇為先鋒,引上將十員,兵馬五萬,前來護駕。”帝聞言大喜。少頃,夏侯惇、許褚、典韋等將,至駕前面君。忽報:“曹操步軍又到。”時間不大,曹洪、李典、樂進等來見駕。曹洪拜奏曰:“臣兄恐夏侯惇孤軍難為,又差臣等倍道來助。”帝喜曰:“曹將軍真乃社稷之臣也。”忽探馬來報:“李傕、郭汜前部,距洛陽不足二十里。”帝令夏侯惇、曹洪迎戰。夏侯惇、曹洪分兵兩路,馬軍在前,步軍隨後,左右突擊,賊兵大敗,斬首萬餘。帝駕還城。夏侯惇、曹洪屯兵城外。
次日,曹操引大隊人馬來到,安營已畢,入城見駕。曹操拜伏階前,叩問聖安,操奏曰:“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今臣有精兵二十餘萬,以順討逆,無不克捷,陛下勿憂,善保龍體。”帝大喜,封曹操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
李傕、郭汜聞操遠來,意欲速戰。賈詡諫曰:“曹操兵精將勇,不下二十萬,誠不可與之爭鋒,為今之計,不如降之,以免前罪。”李傕拍案怒曰:“你何敢滅我威風?操兵雖眾,不過一群螻蟻!”賈詡出帳嘆曰:“言不聽,計不從,棧戀何益?”是夜,賈詡單人獨騎,自回鄉裡。
次日,李傕引軍來戰。曹操令許褚、曹仁、典韋引三百鐵騎,先於李傕軍中左衝右突,三個來回,方才列陣。雁翅展開,兩陣對圓,李傕之侄李暹、李別並馬而出。未及開言,許褚飛馬而至,一刀斬了李暹,李別驚倒馬下,許褚回手一刀,又斬了李別,雙挽人頭回陣。曹操撫許褚背笑曰:“真我樊噲也!”賊兵破膽,無人敢戰。夏侯惇引兵左出,曹仁率兵右出,曹操自領中軍,三路人馬,山崩海嘯,直衝賊陣。李傕、郭汜抵擋不住,大敗而走。曹操連夜追殺,斬首數萬,降者無數。李傕、郭汜引殘兵,向西逃竄,慌慌似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自知無處容身,只好往山中落草。
曹操回兵,仍屯洛陽城外。楊奉、韓暹商議曰:“今曹操成了大功,又掌重權,朝中無你我立足之地矣。”遂入奏天子,以追殺李傕為名,引本部人馬出屯大梁。帝命人至操營,宣詔撫慰。操見來人眉清目朗,肌膚白皙,體態豐盈,暗自稱奇。乃問曰:“公貌,豐潤嫻雅,以何調理?”對曰:“無它,惟食淡三十年矣。”操頻頷首。又問曰:“公居何職?”對曰:“某舉孝廉,原為袁紹、張楊從事,天子還都,特來朝覲,官封正議郎。某乃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曹操笑曰:“聞公之名久矣,今幸得見。”遂置酒相待。喚來荀彧,三人把酒高論。
忽報:“一隊軍兵往東而去,不知何人?”曹操方欲差人去探,董昭曰:“此乃李傕舊將楊奉,白波帥韓暹。因明公至洛陽,故引兵而去。”曹操曰:“莫非疑操乎?”董昭曰:“此無謀之輩,明公不必慮之。”曹操曰:“李傕、郭汜將會如何?”董昭曰:“虎無爪,鳥無翼,不足介意。”曹操大喜。三人話語投機,意興酒暢,操問時務大事。董昭曰:“明公興義兵,除暴逆,入洛陽輔佐天子,誠春秋五霸之功也。今東都殘破,歲又大荒,短時難為。然,帝后無宮室,公卿無省府,豈可久乎?為今之大計,當移帝駕於許縣。昔,堯帝時,高士許由牧耕於此,秦,始置許縣。此地糧豐民眾,又近魯山,山多大木,以許為都,短時可成,乃不二之功也。”曹操曰:“公之言,正合我意。然天子新還東都,天下希冀安定,若移駕許縣,恐人心難服。”董昭曰:“以兩地實情,明告天子公卿,必能欣然而從。古人云:‘大丈夫行非常之事,定有非常之功。’如何定奪,惟明公量裁。”董昭辭歸。曹操執其手相送曰:“凡操有所謀,必向董公請教。”董昭拜謝而去。
時,太史令王立,執筆青史,善觀天文。一日,謂宗正劉艾曰:“我觀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鬥牛,熒或逆行過天津,與太白會於天關,金火交會,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