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之事起步再一次功敗垂成?
因此,興奮之下的朱由檢意識到自己剛才想的簡單了,本來還想當即封官許願,使其南下與楊嗣昌一同剿賊的念頭,頓時便打消了,這電光石火間的內心變化,群臣們自然不知。
這其中,態度陡然變化轉而反對洪承疇的,薛國觀首當其衝。他最開始,贊同洪承疇的意見那是因為,洪承疇所提出的集中精力解決中原六賊之意,對楊嗣昌大有益處。
可如果讓洪承疇南下分兵不說,如果打了勝仗還要分楊嗣昌的功勞,甚至是將楊嗣昌所有的功勞都得搶了去。畢竟,楊嗣昌自己遲遲沒有進展,如果洪承疇去了便取得勝果,那麼傻子都會覺得,是因為洪承疇的到來,才取得的勝利。楊嗣昌即便分功,旁人也會覺得他是沾了洪承疇的光。一旦事成如此,楊嗣昌將會徹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而他最大的奧援也將轟然倒塌,沒了後臺在朝中寸步難行,難不成還讓他去抱張四知那老匹夫的大腿嗎?
這當然是萬萬不可能的,因此薛國觀也豁出去,一邊贊同洪承疇提出來的集中精力解決中原六賊之意,又一邊反對洪承疇南下分兵。
“啟奏聖上,剿賊有楊閣老足以,大戰之時最忌令出多門,各自為戰,若洪尚書去了,怕是反而會讓流賊佔去便宜,不如,不如只增派些兵馬糧草……”
對於楊嗣昌的支援,升官封爵於戰事無補,不能派洪承疇去,當然便只能運送士兵糧草去以作補充。不過,薛國觀的話音剛落,李侍問立即就跳了出來,“薛閣老明知戶部沒銀子,又要撥糧草往南邊去,難道忘了月初剛剛發了出去嗎?”
李侍問氣急敗壞的說了一大堆,最終只表達了一個意思,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沒錢!
眼看著這次廷議又要吵起來,大明天子朱由檢頭疼不已,可這軍國重事還沒解決,又不能如此便輕易的罷朝躲清靜去,畢竟這大明朝是他朱家的江山,躲得了初一,又奪得了十五嗎?唯恐多拖上一日,這局勢便多惡化一分,早早晚晚這惡果不還是要他朱家人來吃?聽說流賊又圍了開封,楊嗣昌與其相互對峙,竟也遲遲無法將其擊潰,如今官軍與賊兵正面交戰已經不能以絕對優勢取勝,可見官軍戰鬥力下降之快,而流賊實力增長之高。
此消彼長之下,能不讓朱由檢憂心不已嗎?內憂外患之下,他該何去何從?身為皇帝的朱由檢,竟也第一次產生了力不從心之感,他一次又一次的在心裡哀嘆,朕真的要做了那亡國之君嗎?
這個想法在腦子裡一蹦出來,便如破堤的洪水一樣無法遏制,他不甘,傷心,恐懼,種種滋味在胸口醞釀堵塞,將其壓得連喘氣都覺得困難不已。
“聖上,臣還認為……”
朱由檢望去,只見說話的還是薛國觀,“臣還認為,除了集中精力解決中原六賊,對於山海關一戰諸將士也是時候封賞,以提升士氣。而且,臣覺得,李信雖然擅自動兵,但畢竟是一片拳拳忠心,又以身犯險,當賞之。劉宇亮歲也有抗旨之罪,與李信一般亦是出自對我大明江山的重心,亦當賞之……”
薛國觀竟然沒接李侍問提出來沒錢的話題,反而又將苗頭指向了北邊,其實他也不指望著皇帝能為楊嗣昌撥去糧草人馬,朝廷的這點家底,他身為內閣大臣早就心知肚明,眼下就連遼西山海關的欠餉都發不出來,就更別提往楊嗣昌軍中多派發一些軍糧了。
反正只要將皇帝的視線轉移,打消了派洪承疇南下分兵分權的主意後,就算是扳回一局。
薛國觀提出來對李信和劉宇亮封賞,這可是大大出乎在場的所有人意料之外,包括端坐在御座之上的皇帝朱由檢。
朱由檢剛想表示對封賞之意的讚許,張四知就急吼吼的跳出來反對。
“啟奏聖上,戰事未完,便先行封賞,朝廷從無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