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無意中開創了後世的進貢禮儀。
第二十二章 諸呂專權
歸程
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劉邦終於在甄這個地方擊敗了英布,鎮壓了叛亂。可是在戰鬥中,卻不幸誤中流矢。這一年,他六十一歲。
劉邦在率領大軍回長安的途中途經沛縣。這裡是他的故鄉,大軍停駐下來,劉邦舉辦宴席,宴請父老鄉親。看著自己曾經的夥伴,都垂垂老矣白髮蒼蒼,劉邦不無感慨。他彈擊築琴,留下了蒼涼悲壯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唱到傷心處,劉邦落下淚來,他想到了自己的一生。就是在這裡,以沛公的身份起兵,以布衣之身,奪取萬乘之位。天下在自己手中一統,異姓王已經全部平定,生平大敵項羽早已作古多年。自己的大好年華,那些崢嶸歲月,都隨著霸業的成就而遠逝。
做得已經夠了,已經足夠了。
劉邦覺得此生無憾,到時候該休息了。
回到了長安之後,劉邦臥病。呂后為他請來醫生,劉邦卻搖頭拒絕。
他說:以我一個平民的身份,手提三尺青鋒卻取得天下,這難道不是天命嗎?既然天命要我如此,就算是扁鵲來了,又能怎麼樣?
說完賞賜醫生五十斤黃金,執意不肯就治。
呂后是個精明強幹的人,到此她也知道皇帝去意已決。
既然決意去死,那麼就先安排好身後事吧。
呂后問劉邦之後的安排:“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
劉邦回答:“讓曹參上吧。”
呂后再問,曹參之後呢?
劉邦強打起精神說:“曹參之後,王陵可以接任,但是王陵這個人略顯迂愚剛直,所以要讓陳平輔助他;可陳平智慧有餘,卻難以獨自決斷大事擔當重任。還有周勃,他雖然不善言談,但為人忠厚,將來安定天下的人一定是他,就讓他做太尉吧。”
呂后非常仔細地把劉邦的話記下,再問以後的安排。
劉邦看了呂后一眼,意味深長地說,“再以後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劉邦崩於長樂宮。葬於長陵。諡號高皇帝,廟號高祖。
劉邦的軍事才能
對於打戰這一方面,後世人很多人認為劉邦之所以可以在戰場上鹹魚翻身,靠的就是韓信——這個說法對,但不全面。
劉邦也是一個很能打仗的統帥。
之所以大家覺得劉邦不擅兵,大部分是因為楚霸王項羽的緣故。在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騎兵擊敗了近六十萬的諸侯聯軍後,劉邦“不善戰”之名鐵證如山。可縱觀劉邦一生,真正吃過大虧的,也就在項羽身上。
項羽是誰?史上唯一一位親自操刀斬敵超過千人的統帥,西楚霸王已經超越了人的極限,是獨一無二的傳奇。
章邯是秦末名將,秦帝國反擊戰時多厲害,結果在項羽手上怎樣。鉅鹿之戰章邯手握重兵十餘倍於項羽,反倒被項羽打得體無完膚,潰不成軍。如果說章邯是“名將”,項羽就是“軍神”。劉邦輸在這種對手手下,不丟人。
到稱帝平叛異姓王叛亂時,劉邦多次老當益壯,率軍親征。其中最大的原因不是劉邦不服老,而是當時朝中沒有適合的將領。英布造反時,也曾說道:“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
可見,英布是害怕劉邦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為心理上,英布是封王,劉邦是天子,英布心理上輸掉一籌,道義上也站不住腳;二則是害怕劉邦真正的帶兵能力。英布這個強盜頭子,向來只服武力,不從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