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毛澤東智品諸子(10)
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說:
我們的經驗,分兵幾乎沒有一次不失敗,集中兵力以擊小於我或等於我或稍大於我之敵,則往往勝利。⑤
後來他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更明確地指出:
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⑥
十分明顯,這是直接繼承了孫子“十則圍之”、“十攻其一”的策略思想。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實力有所增長,但面對的卻是更為強大的日軍。毛澤東《論持久戰》寫道:
我可以利用地廣和兵多兩個長處,不作死守的陣地戰,採用靈活的運動戰,以幾個師對他一個師,幾萬人對他一萬人,幾路對他一路,從戰場的外線,突然包圍其一路而攻擊之。……敵兵雖少,乃是強兵(武器和人員的教養程度),我兵雖多,乃是弱兵(也僅是武器和人員的教養程度,不是士氣),因此,在戰役和戰鬥的作戰上,我不但應以多兵打少兵,從外線打內線,還須採取速決戰的方針。⑦
及至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已擁有雄兵百萬。但毛澤東仍再三著論,堅持集中優勢兵力,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的方針。⑧ 最後贏得了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
(3)“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使敵疲勞沮喪,以求減殺其優勢
“避其稅氣,擊其惰歸”見《孫子·軍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部著作中,毛澤東又指出:
孫子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就是指的使敵疲勞沮喪,以求減殺其優勢。
毛澤東將孫子的“避銳擊惰”運用於紅軍反“圍剿”鬥爭,提出“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打圈子政策”。在根據地內,不停地與敵人“兜圈子”,叫敵人抓不住打不著。避免在不利條件下與敵決戰,避其稅氣,令其疲憊,然後伺機破敵。即如孫子所說:“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將敵人拖來拖去,始終掌握戰爭主動權,“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孫子·虛實》)在紅軍前三次反“圍剿”中,毛澤東指揮紅軍用“盤旋式打圈子”的“拖死狗疲勞戰術”,屢戰屢勝。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將紅軍游擊戰時期的“打圈子政策”,發展成為運動戰中的“蘑菇戰術”。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了對陝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我西北野戰軍2萬多兵力在毛澤東和彭德懷的直接指揮下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與胡宗南25萬兵力周旋,敵我兵力十與一之比。敵東奔西突,尋找我中央機關和我軍主力決戰。毛澤東指出:“目前敵之方針是不顧疲勞糧缺,將我軍主力趕到黃河以東,然後封鎖綏德、米脂,分兵‘清剿’。”他指示我軍:“我之方針是繼續過去辦法,同敵在現地區再周旋一時期(一個月左右),目的在使敵達到十分疲勞和十分缺糧之程度,然後尋機殲擊之。”強調“我軍此種辦法是最後戰勝敵人必經之路。如不使敵十分疲勞和完全餓飯,是不能最後獲勝的。這種辦法叫‘蘑菇’戰術,將敵磨得精疲力竭,然後消滅之”。我軍完全按照毛澤東的戰略意圖,採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鼻子在陝北高原上“*”,始終居於主動地位。相反,敵軍處處被動,餓著肚子走冤枉路,卻始終未見我中央機關蹤影,丟盔解甲,損兵折將,一年中間胡宗南主力喪失殆盡,最後不得不退出延安。“蘑菇戰術”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我西北野戰軍也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實